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有关中国古代基督宗教的最早及最确切的文字记录。虽说在景教人华前已有关于基督宗教流行中国的传说[1],但一般历史学家均以景教碑记录的历史作为中国教会历史的开端。这块著名的石碑立于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1622年或1625年(明天启二年或五年)在西安城外五里的崇仁寺出土,或说原在整屋[2]。关于景教碑碑文的注释和研究所在多有(3],但除了其碑文的重大的信仰及历史价值之外,其碑刻的本身就是融合东西方文化特征的古代中国基督宗教艺术作品。
出版时间:
2005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目录
第一章 古代中国境内景教石刻及遗迹
--
(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及诸大秦寺
--
(二)河北房山县元代景教十字寺及碑刻
--
(三)新疆、甘肃、内蒙古及东北的景教遗存
--
(四)镇江、扬州、庐陵、泉州的景教遗存
第二章 元代方济各会士在华的历史遗存
--
(一)约翰·蒙高维诺所记之元大都天主教堂
--
(二)阿伦斯木古城的罗马天主教堂
--
(三)扬州出土的元代拉丁文墓碑
--
(四)泉州方济各会的遗存
第三章 晚明基督宗教绘画传入中国
--
(一)来华西人所见之古代基督教痕迹
--
(二)利玛窦与基督教艺术入华
--
(三)晚明耶稣会土刊印的木刻版画集
--
(四)汤若望的《进呈书像》
--
(五)16至17世纪澳门的基督宗教题材油画
第四章 供奉于清朝宫廷的西洋画家
--
(一)郎世宁——融合中西书法的宫廷大画家
--
(二)郎世宁与西洋透观法传入中国
--
(三)王致诚、艾启蒙、潘廷璋、安德义、贺清泰
--
(四)南西洋画家合作的《乾隆平定准部回战图》
第五章 明清之际中国各地的教堂建筑和墓地
--
(一)澳门的教堂建筑
--
(二)北京四大堂及南京、上海、杭州老天主堂
--
(三)圆明园的设计和建筑
--
(四)明清传教士墓地